常遇到很多女性朋友,拿著提及「宮頸納氏囊腫」或「宮頸納囊」的檢查單來諮詢,「囊腫」二字本身就很嚇人,還長在宮頸上,這讓許多小仙女手足無措,今天,為大家揭開這層隱秘「痘痘」的面紗。
一、什麼是宮頸納氏囊腫?
宮頸腺體囊腫又叫宮頸納氏囊腫。
其實宮頸和我們的臉一樣有腺體。
面部皮膚的腺體會分泌皮脂,如果臉部皮膚腺體的腺管開口堵塞皮脂積在裡面就長成「痘」。
而宮頸的腺體會分泌粘液(構(gòu)成白帶的一部分),宮頸腺體的腺管開口堵塞,粘液流出不暢就長成「水泡」樣的囊腫。
所以,宮頸納氏囊腫就是宮頸上的「痘痘」!
二、宮頸納氏囊腫是如何形成的?
當宮頸發(fā)生炎癥、損傷,或?qū)m頸黏膜發(fā)生生理性移位時,宮頸會進行修復(fù)、癒合,在癒合的過程中,若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了腺管開口,或深入到腺管後堵塞腺管開口,或腺管周圍的結(jié)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,就使腺體內(nèi)的分泌物流出受阻,瀦留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腫。
宮頸納氏囊腫在B超上表現(xiàn)為大小不等的無回聲暗區(qū),婦科檢查時可見宮頸表面多個突起的青白色、半透明狀的小囊泡,直徑多為2~3mm,偶然可達1cm以上。
三、宮頸納氏囊腫有哪些危害?
因?qū)m頸納氏囊腫由於宮頸慢性炎癥所致,存在導(dǎo)致炎癥蔓延、播散,影響到盆腔其他臟器風險,從而引起子宮內(nèi)膜炎、輸卵管卵巢炎等相應(yīng)部位婦科炎性疾病發(fā)生,導(dǎo)致相關(guān)不適癥狀。
宮頸是一扇生育的門,精子與卵子匯合前必然要跨過。宮頸囊腫使得宮頸分泌物中炎性細胞及物質(zhì)增多,會吞噬精子,降低精子的數(shù)量和活力,繼而影響精子和卵子的結(jié)合成功率。
宮頸納氏囊腫可以致使子宮頸肥大,宮頸自身部分機能受損,繼而感染HPV幾率增加,可能癌變。
四、宮頸納氏囊腫需要治療嗎?
宮頸納氏囊腫絕大多數(shù)是宮頸的生理性變化,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,不會引起宮頸癌變,通常也沒有不適癥狀,且部分囊腫裡面的液體會慢慢被吸收,可以自行消退,所以單純的納氏囊腫是不需要治療的。
而採用針刺、電灼等方法治療納氏囊腫,雖然可以將囊腫裡面的液體排出,但是腺管仍然有可能再次堵塞導(dǎo)致囊腫反覆發(fā)作。
如果存在宮頸急性感染,或囊腫本身感染的情況,則需進行抗炎治療。
需要提醒的是,雖然宮頸納氏囊腫本身不會癌變,但合併HPV高危持續(xù)感染可能會導(dǎo)致宮頸病變,所以定期的宮頸癌篩查是每個女性都需要做的。